《工商登記排長龍 持續半年未解決》追蹤
  南方日報於17日報道了廣州市工商局天河分局註冊大廳排長龍現象遲遲得不到解決的問題。隨後的三天里,本報記者經過多方採訪,試圖進一步查清問題並尋求解決辦法。
  廣州市工商局副局長周幫華對記者提及的相關問題給予瞭解釋,並提出解決之策。帶著相關部門的答覆,記者接著又採訪了曾經親歷“長龍”企業辦事者晁先生、李小姐,以及長期關註我國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
  然而,無論是辦事者晁先生,還是專家劉俊海,都對廣州市工商局的答覆感到“不解渴”。
  1
  問 為何僅限於一家註冊大廳辦事?
  廣州市工商局承諾:年底前實現“同城通辦”
  廣州市工商局副局長周幫華告訴記者,市局發現排隊現象後,已於今年4月前往天河註冊大廳調研。隨後整合了天河區內的資源,安排調整了珠江新城工商所、沙河工商所及科技工商所3個工商所,分流天河分局的業務。除了檔案查詢,珠江新城工商所可辦理天河分局受理的其它所有業務。而沙河工商所與科技工商所則根據地段進行受理。這一舉措與記者早前採訪相符。
  按照廣州市工商局的規劃,今年底前廣州將實現工商登記業務的“同城通辦”。也就是說,屆時廣州市內各分局忙閑不均的狀況將得到改善。
  辦事者回應:最好讓企業自行選點辦事
  “有這個改變是好的,但要看能不能產生實際效果。”晁先生就職於一家主營服裝業務的公司,此前曾去天河分局辦理公司變更登記,由於頭一天排隊等號遞材料耗時6小時仍未辦完,第二天早上5點他就去註冊大廳門口排隊,終於在當天上午辦完了所有事情。
  “目前天河的業務很集中,雖然分了一些業務給區內工商所,但分得太少了,應該將現有的業務網點充分利用起來,增加一些可以辦理變更、登記的工商所。”晁先生認為,由於企業在不同地段分佈的密度不同,因此有的工商所業務量並不飽和。在他看來,工商部門應讓企業根據自身需求,自行選擇業務受理點。
  專家建議:推進全市乃至全省業務通辦
  “只要民眾有需求,工商部門就應該儘力滿足。”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應對大量新增需求,工商部門應相應增加服務的供給。“註冊大廳排長龍,說明辦事窗口少了,為什麼不多加幾個窗口,乃至租個寫字樓或者酒店,在特定時期特事特辦?”
  劉俊海認為廣州市提出的“同城通辦”做法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排隊問題的辦法。他甚至認為,除了整合廣州市現有的業務網點資源,還應進一步打破部門和區域間的藩籬,實現全市乃至全省業務的異地通辦。
  2
  問 天河分局窗口為何不增派人手?
  廣州市工商局答覆:受到機構改革人員編製等影響
  按照周幫華的解釋,在廣州市全面推開改革之前,廣州市工商局內部已經開過會,要求各區加開窗口,儲備好窗口受理人員,但即便如此,市場主體的井噴狀況仍令其始料未及。
  與此同時,受機構改革、人員編製等問題的影響,從今年3月開始,工商部門中涉及食品職能的編製人員開始劃歸食藥監部門,部分窗口工作人員也被劃分出去,到6月底已全部劃轉完成。廣州市工商局企業註冊處處長曾建華表示,這進一步加劇了窗口人手緊張的狀況。
  廣州市還計劃在現有基礎上增加一、兩個受理企業業務的工商所。不過,據稱受制於人手短缺,暫時不可能放開所有工商所進行分流。
  辦事者回應:去辦事感覺“很痛苦”
  李小姐在天河註冊了一家禮品批零公司。“天河分了幾個點,科技工商所那個點去的人少,但我們不在那個片區,去了也不能辦,只能來天河分局。”李小姐說,天河註冊大廳場地小,窗口辦事人員少,排隊取號很擁擠,去辦事感覺“很痛苦”。
  專家建議:辦法其實很多 希望只爭朝夕
  對於人手問題,劉俊海認為可先在工商系統內部調配。“現在比較忙的都是企業註冊科的,消保、商標、法制等科室相對清閑,可挑選一批業務能力強、政治素質高的干將到一線去鍛煉。可以爭取編辦的支持,或者聘用合同工,還可臨時招聘律師、會計師加入,廣州既然身處改革開放前沿,就應解放思想,採用一些開放的辦法。”
  劉俊海表示,工商部門要有隻爭朝夕的精神,可以考慮必要的加班,適當延長工作時間,並給予加班補貼。
  3
  問 為何不將更多業務通過網上分流?
  廣州市工商局承諾:力爭9月開通網絡預約
  “我們力爭在9月份實現網上預約系統上線試運行,估計屆時就不會出現戰高溫、鬥酷暑、排長龍的情況了。”周幫華表示,目前企業仍習慣於在窗口辦事,網上咨詢、互動較少,網上登記相對受冷落,網絡渠道尚未得到有效利用。
  周幫華介紹,目前廣州市內各區信息化情況不一,各區有的採用區政務中心的系統,有的採用工商部門的系統,有的採用區政府的系統,要將這些系統整合起來,加上開髮網上預約平臺需要立項申報、招投標再建設執行,整個流程下來需一定周期。
  至於何時可以全流程網上辦事,周幫華表示,“當務之急是儘快解決網上預約問題。”
  辦事者回應:現行預約方式已成體力活
  晁先生認為,現在預約必須去現場,這並非一個好的方式,太浪費時間,也使預約變成一個體力活。對於網上預約,“雖然想法是好,但得看系統做得怎樣。”
  也有人提出,深圳從開始改革到全流程無紙化網上商事登記系統上線才用了5個月,為什麼廣州需要9個月,而且還只是網上預約系統。
  專家建議:大力推行網上辦事
  “既然企業註冊數量超出預想,那原來設定的路線圖、時間表也可以提前。”
  劉俊海認為,雖然廣州市工商局原計劃在9月推出網上預約系統,年底前推出“同城通辦”,但現在排長龍問題遲遲未能根本解決,可以考慮在有條件的地區加快推出。
  “大力推行網上辦事制度,特別未來大數據開發,可提高註冊效率,降低成本,鼓勵投資興業。現在不應再停留於討論層面,應該放手去做。”
  ■記者手記
  “供”方何不從
  “需”方找答案
  1月1日,廣州全面推開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次日,前往天河分局註冊大廳辦事的人就排到了馬路邊。3個月後,廣州市工商局前往天河註冊大廳瞭解情況,並去深圳考察。廣州市工商局表示,對於註冊大廳門外排長龍現象,在全面調研完成後想了很多辦法,並制定了系列解決方案。
  然而,南方日報記者兩天來的採訪情況來看,這樣的解決方案似乎與“需求方”的願景仍然相差甚遠。需求方為何對供應方的方案並不買帳?
  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有關部門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嚴重缺乏和群眾、和用戶的接觸。廣州工商部門的調研按照常規的工作調查方法,對象只限於兄弟單位、下級部門,基本沒有直接傾聽群眾的需求。
  企業的註冊需求猛增,但是政務服務供給沒有跟上,供需出現嚴重失衡,導致工商註冊大廳門口排起“長龍”。供需失衡的問題,“供”方為何不直接從“需”方找答案。
  可見,政府改革更要走群眾路線,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方能讓工作走上正軌,讓群眾真正滿意。
  ■專家觀點
  人大法學院教授劉俊海:
  政務服務首倡用戶體驗
  改革的方向是正確的,在實踐中也得到了民眾的擁護,對工商登記部門而言,不能辜負民眾的期待,應提高登記效率,轉變登記職能。這裡面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政府亟需健全與新興登記情況相適應的理念和流程,也就是全面重構和再造服務型理念和服務流程。政府要將企業家、投資者作為自己的“客戶”,要把前來註冊的辦事者看成“用戶”,優化體驗,打造投資友好型社會。
  專題撰文 南方日報記者 劉熠  (原標題:三問工商登記排“長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cyxltbohq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